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政坛遭遇“震荡” 欧洲将向何处去

当地时间6月9日晚,随着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欧洲政坛迎来一场“震荡”。

据新华社消息,欧洲议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党团获得189席,保持其第一大党团的地位。持中间立场的复兴欧洲党团以及绿党和欧洲自由联盟组成的党团所获议席减少幅度较大,欧洲议会向右倾斜明显。

对选举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极右翼势力在欧洲议会层面上不足以颠覆传统的主流政党执政格局,但法国、德国等核心大国的选举表现令人担忧,恐怕会影响它们主导欧洲格局的能力,让欧洲政治格局走向分散化和碎片化。

选举对欧洲有何影响

对比5年前,本次选举中,中右翼的欧洲人民党席位从176升至189席,增加13席,保持了其第一党团位置;中左翼的社民党党团获得135个席位,下降4席;复兴欧洲党团则获得83席,下降19席,失去了近五分之一的席位;绿党则获得53个席位,下降18席,左翼联盟党团获36席。

据了解,欧洲议会中共有7大党团,党团成员来自各成员国主要政党。上一届欧洲议会前三大党团分别是欧洲人民党、中左翼的社民党党团以及复兴欧洲党团。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隶属欧洲人民党,德国现任总理朔尔茨所属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是社民党党团成员,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荷兰首相吕特所属政党则是复兴欧洲党团成员。

相关分析总结出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三大“赢家”,除欧洲人民党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团外,另外两大赢家皆为极右翼政党。刘作奎指出,“这次选举看出,极右翼‘打通’欧洲议会局面的能力增强了。”

此外,刘作奎提醒,虽然是次级选举,但不能只关注政党在欧洲议会层面的票数,还要看成员国的具体表现。如果某个核心成员国的表现比较弱,就会影响其在欧洲议会行使权力,进而造成欧洲议会的执政碎片化,很难再形成一个一致的力量或声音。“从这一点看,情况比较令人担忧”。

例如,在涉及欧洲一体化、欧洲战略自主等议题时,都会遭到排外、保守、反全球化的极右翼势力干扰;在对外政策方面也会制造混乱,让欧洲对俄乌冲突的决策产生不确定性。

“政治格局碎片化之后,对欧洲的统一和稳定是不利的。”刘作奎说。

马克龙为何兵行险着

“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对于捍卫欧洲的政党来说不是一个好结果。”“民族主义者和煽动者的崛起,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危险。”选举结果产生当晚,法国总统马克龙面色凝重地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于6月30日和7月7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的两轮投票。

马克龙之所以“兵行险着”,在于其所领导的执政党复兴党支持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出口民调结果显示,国民联盟获得31.7%的选票,在法国政党中得票第一;复兴党获得14.9%的选票,位居第二,得票数未及极右翼政党的一半。

对马克龙的决定,法国国民联盟主席玛丽娜·勒庞表示欢迎,并称她的政党已经准备好执政,“准备好结束大规模移民,准备好将购买力作为优先事项,准备好重振法国。”

刘作奎分析,依据以往惯例和马克龙的政治经验,他在国内议会选举中获胜应该没有太大悬念。

一是因为从以往法国的情况来看,老百姓把本国选举和欧洲选举分得比较清,一到本国的议会选举,反而是支持主流政党。对于老百姓来说,极右翼是议题党,可以反对现政府的政策,但如果反对党不提供解决方案,对选民来说同样是灾难。

二是这次选举结果对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形成了“信任危机”,虽然欧洲议会选举不涉及本国的内政走向,但毕竟对他造成了冲击,必须重新举行国内议会选举从而证明执政党的影响力。

“如果选举结果和欧洲议会选举结果趋同,马克龙恐怕就惨淡下台了,但是他依据过往的经验应该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刘作奎表示。

冯德莱恩能否连任

按计划,新一届欧洲议会产生后,将于7月16日开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投票表决选出新一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欧委会主席人选由欧盟理事会和成员国政府首脑共同决定。按惯例,欧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最高的党团领衔候选人将获得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名。

从本次选举情况看,现任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连任的可能性很大,她所在的欧洲人民党成为欧洲议会第一大党,而且她在党内的声望也比较高。

实际上,由于冯德莱恩的“亲美”属性,一直被诟病战略自主性不强,法德等核心大国并不支持她连任。刘作奎表示,由于此次法德等大国的执政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表现不佳,在一定程度会对欧委会新任主席的人选产生影响。

在初选结果公布后,冯德莱恩表示,将在新一届欧洲议会建立一个“反极端主义堡垒”,以用来“对抗极端左翼和极右翼势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