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北京市80岁以上的“老老人”85.5万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占95.3%。政协委员建议,建立“老老人”常态化探访关爱服务机制。“老老人”平常生活怎么样,有什么需求?
端午节,记者跟随多个社区“热心肠”、街坊邻里、志愿队员探望独居老人。其中不少探访对象,已相互关照了十多年。在朴素的悉心探访和照料相处中,他们解难纾困、互助互商,沉淀出比黄金还贵重的信任。
暖心
老友见面放松自在
“这会儿他多半已经睡过午觉了。”下午两点半,体育总局社区“幸福村”居民费连红,准备动身看望街坊老张。十多年来,这段约300多米的路程,她已记不清走了多少遍。
穿过几条弯曲的平房巷,一个小门后,就是老张的家。2010年母亲离世后,他就独居至今。71岁的费连红,一辈子都是热心肠,又是体育馆路街道金牌“小巷管家”,于是和老张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多年前,费连红一周至少去探访一次老张。三年前,老张突发神经系统疾病,一段时间内不自主地从家中“跑”出,探访便成了不定时的见面。
“老张,怎么样啊这几天?”听见费连红的声音,老张立即起身回应。“坐,你坐下说。”费连红一边示意老张,一边唠起了家常。治疗一年多之后,老张的精神状态和思维表达已好转很多。他告诉费连红,自己每天能够按时做饭、刷碗,只是夜里有时难眠,偶尔吃药不及时,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幻觉。“药你得按照医嘱吃,医生怎么说,你就要怎么吃。”费连红叮嘱,要是有不舒服想上医院,她能随时和社区和街道沟通。
“得嘞!”费连红起身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药瓶仔细查看。而后又走到厨房,低头查看电灶台和水管。“他一个人住,怕水和电出问题,影响生活。”费连红说,每次探访,询问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之外,水电以及家里的设备都是探访的重点。
而在柳芳南里社区,75岁的邱小溪正提着粽子和10个馄饨,准备上楼给94岁的独居老人罗昌遐做晚饭。25年前,罗阿姨的老伴儿离世。除了儿子平时回家探望之外,热心邻里邱小溪等人,几乎一日三餐践行着“小老人照顾老老人”。
“小溪来了啊。”听到开门声,正在床上休息的罗阿姨说道。“今天我给您带了粽子和馄饨,您尝尝味道怎么样。”邱小溪说,自己是社区金色阳光合唱团团长,多年前刚进入合唱团时,曾得到罗阿姨谆谆鼓励,“学生照顾老师是应该的,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她说,如今合唱团中有6名成员每天义务轮班来探访照顾罗阿姨,帮助罗阿姨拖地、浇花、带饭、做饭、拾掇家里……“大家都是纯义务的,不计任何私心回报。”
悉心
日常疑难用心化解
在居家养老是主流的当下,独居老人面临的生活困难和需求具体而急迫。暖心探访,除了“巡视”和拉家常,很多时候要解决独居老人面对的具体问题。
和费连红相处了十多年,老张对两件事感触尤深。两年前,老张正陷入疾病发作期。那段时间,他都无法坐在家中椅子上。只要一不留神,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老觉得身后有人指着你骂你,窗外也有人对你破口大骂,抢你东西,你走哪儿他跟哪儿……”一天,眼见着老张状态越来越严重,甚至手中拿着刀在巷子里晃悠,费连红紧急报告给社区,协调救护车将他送到医院。如今,已好转许多的老张,谈起此事都显得惭愧。
更让老张感激的是,在体育馆路街道、社区和费连红的帮助下,他申领到了低保。“那段时间犯病,脑子是乱的。我拿着这笔钱,后来去一打听,才知道我有了低保。”老张说。这背后,是费连红前前后后多次,帮着整理材料,跑腿帮办。“你看他,没有老伴儿,自己一个人还生这种病,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像这样的急迫需求,也体现在生活细节中。端午前一天,雷雨急骤。八里庄街道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的四名队员,小心装好一袋粽子,冒雨前去八里庄东里社区探访82岁的周素华。一个小时前,独居老人周阿姨打电话说,电视机屏幕没有了图像,无法收看新闻了。
48岁的梁会兰敲开周阿姨家的门。这是一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楼,使用公用厨房和厕所。她和队员们分头行动,有的检查电视机,有的帮助周阿姨测量血压和血糖。经过一番检查,电视机没图像的原因终于找到。“谢谢你们。有你们来,我就踏实、放心!”周阿姨说。梁会兰想起,去年的一个冬夜,周阿姨厨房突然水管破裂,水漏到了楼下天花板。“大半夜,阿姨打电话给我们,我们立即过来维修,止住了损失也方便了邻里生火做饭。”从老伴儿离世过后,14年间,孝亲敬老服务队的成员每隔几天都会通过电话巡访、上门探访等形式关心照顾着老人。
信任
贵重品托付给“小老人”
探访独居老人,不是登门“看一圈”就好,更重要的是经年累月相处中的将心比心。而在将心比心中,“老老人”也把自己最看重的东西,托付给了“小老人”。
“她是南方人,不爱吃面食,就喜欢吃带馅儿的东西。”邱小溪往锅里一边下馄饨,一边略带“埋怨”地说,即使是最爱吃的东西,也不能一次给罗阿姨带太多,“因为她的生活习惯很节俭,有时候会一次分作两顿吃,吃不完就放坏了。”这样的体会,是邱小溪长时间登门探访观察的结论。
邱小溪和罗阿姨的儿子是微信好友。老人吃上馄饨和粽子后,她和往常一样,拍图、写一段文字发给罗阿姨的儿子。“我们一直是这样沟通的。”半个月前,邱小溪探访罗阿姨,敲门约40分钟没回应,当时她吓了一跳。她向社区居干求助,拨打罗阿姨床边的固定电话,最终有些耳背的罗阿姨才开了门。从那以后,罗阿姨的儿子给邱小溪配了一把钥匙,方便她探访老人。“我说你要信任我的话……结果罗阿姨儿子说,我当然信任你了!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梁会兰和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的队员们,也在日积月累的志愿服务中,获得了老人的信任。周素华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梁会兰带着她和其他老人一起,第一次坐地铁去天安门广场游玩。“这么大的年纪,第一次坐地铁,登上天安门城楼。我们还带周阿姨第一次去看电影……”在年轻人生活中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在老人身上,投射出了别样的意义。
“多年前老伴儿摔倒送去医院,包括老伴儿离开后的后事,他们都忙前忙后帮我办理。有什么事儿,都找梁会兰。”周阿姨说。前不久自己在手机上看到,网上有人说要“停发退休金”。看到这个消息,独居的她很担心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她前后反复几次给梁会兰和社区打电话询问真假,得到是假消息的答复后,才放下心来。“他们不仅在生活上照顾我,也像我的家人一样,给我答疑解惑。我很相信他们。”
“信任很宝贵,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梁会兰说,自己多年照顾的另一位独居老人,一辈子未婚,也没有子女,出于对自己和团队的信任,把最贵重的东西交给了她保管。“银行卡密码、存折等等,财产类的东西都托付给了我,让帮着保管。”梁会兰说,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她和团队会更加努力助老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