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本市进入主汛期,降雨增多,伴随着高温高湿的环境,给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力条件,特别是食源性致病菌,正迎来了“野蛮生长”的高峰期。
北京疾控提醒市民朋友,进入汛期,注意饮食安全,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
下面我们
就来聊聊常见的致病菌吧
认识“隐形刺客”
气温的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我们常吃海鲜、肉蛋奶等食品中就隐藏着许多隐形的“刺客”——食源性致病菌。
海鲜隐形刺客——副溶血弧菌
俗话说夏天和海鲜更配,但副溶血弧菌和海鲜可能更“登对”。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产品,包括多种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
其表现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主要特点是在脐周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常呈水样便,有些出现低热。严重者可导致脱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
肉蛋奶隐形刺客——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感染沙门氏菌的病人会出现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有时为脓血或粘液便)并伴有发热的临床表现。
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比如儿童、老人和孕妇)感染症状较重、会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严重的并发症。
高蛋白食品隐形刺客
——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见的易被污染的食品为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如肉及肉制品、蛋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奶油蛋糕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名字可爱,但却有一个强大的武器——肠毒素,耐热性强,加热至100℃、30分钟不能完全破坏[1],仍能使人致病。
肠毒素中毒症状常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等急性肠胃炎症状,病程短,杀伤力强。
如何预防?
尽管美食周围的“刺客”变化多端、隐秘作战,但是我们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防御秘籍就是食品安全五要点[2]!
1.保持清洁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饭前和做饭过程中也要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叉处理过程中或者接打电话以后。
注意保持厨房的卫生清洁,保持干燥,比如餐具、筷子笼、刀具和砧板,尤其是抹布,要经常清洗和消毒。
避免昆虫、害虫、及其它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触食物,如将食物盖好或存放于密封容器中,保证垃圾桶盖严并定期清除垃圾,保持家中动物远离食物制备区等。
2.生熟分开
“生”是指还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原材料,比如生肉、禽和生海鲜,烹饪配料葱姜蒜等。
“熟”就是直接入口的食品,比如西瓜等水果。
生熟分开就是避免生的食品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
★生熟食物分别存放在器皿内,避免互相接触。
★注意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也要分开,例如刀具、砧板等;
★浸泡过生肉的水不要溅到烹饪过的和即食的食物上。
3.烧熟煮透
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烹调家禽至汁水变清、肉内不再有粉红色。
★烹调蛋和海鲜类直到全部达到沸腾。
★烧汤或炖菜,则应持续煮沸至少一分钟。
★如果是大块肉,比如整鸡,开锅后炖煮时间要更长一点。
★熟食二次加热时,也要彻底热透。
★在食用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时,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
★尤其是孕妇、儿童、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避免生食的饮食方式,鸡蛋建议煮熟后食用。
★加工扁豆要煮熟煮透至失去原有的绿色;
★鲜黄花菜须用水浸泡或用开水烫后弃水炒熟后食用。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品
绝大多数微生物喜欢室温的环境,高于70℃,或者低于4℃就很难存活。
★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
★不要在冰箱中存放剩饭菜超过3天,重复加热不能超过一次。
★食物化冻应在冰箱中或冷的环境下进行,不要在室温下化冻,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
★但冰箱不是保险箱,有些嗜冷菌如单增李斯特菌等在冷藏环境下依然可以生长,所以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或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要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食品,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
★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若罐装食物包装鼓起或者变形,坚决不食用。
★已经霉变水果,即使切掉烂掉的部分,剩下的也不建议继续食用。
★夏季雨后,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非常适宜野生蘑菇生长,因此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较高,到公园和郊外游玩,切勿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以上知识虽然能帮助我们避免许多“被刺”风险,但是美食琳琅满目,隐藏在美食里的“刺客”也是多种多样。特别是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更给了“刺客”们舒适的生存空间!
如果饮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者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描述可疑就餐史。
这个夏天,希望大家都可以放肆一“夏”,安心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