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5日的《北京晚报》头版上,登载着这样一则消息:在国内外近三万人、三百多个单位的热情支持下,修复长城活动开展四个月来收到的赞助款已突破三百万元;而在近期收到的个人赞助款中,有1000元来自一位名叫李培信的山西太原人士。
今年4月底,本报记者在太原见到了这位已经74岁的老先生。谈起40年前的捐款,他忍不住感叹:“1000元在那时候可不是小数目啊!”在当时,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17元。
1951年,李培信出生在吕梁地区(现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韩村。1972年4月,他被选拔为山西首批工农兵学员,被分配到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的水利系水工建筑专业。三年学习结束后,他回到了吕梁地区水利局工作,1977年又借调到位于太原的山西省治理汾河指挥部工作。1980年,吕梁地区水利局在李培信的家乡文水县成立了渔场、发展水产事业。
“当时吕梁没有鱼苗,都是从武汉买鱼苗。由于成本太高,吕梁的领导决定建个渔场,专门培养鱼苗。”李培信顺势调回家乡县城工作安家。调回渔场工作时,李培信就是领导班子的一员,到1984年,他升任渔场场长,渔场也在这一年正式开始了经营改革。作为场长,李培信带头承包了两个鱼池。“就是因为承包赚了钱,我才有钱去捐款。要是正常上班,我一个月工资大约是86块,1000块是差不多11个月的工资,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真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捐。”李培信笑道。
在新闻传播并不发达的当时,李培信是如何得知“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的呢?李培信回忆,1981年他在参与山西省水产培训班时写了一篇通讯投稿给《山西日报》,虽然发出来只是个豆腐块,但激发了他对写作的兴趣。在渔场工作期间,他与文水县委通讯组、县团委两位志趣相投的朋友经常一起追热点、写通讯、写报告文学、写诗词,被《山西日报》《吕梁日报》等报纸聘请为特约通讯员,“白天干工作,下班后哪儿有新闻我们就去哪儿。”正是因为这个兴趣爱好,他经常出入县政府,有机会阅读到全国各地的报刊,也因此得知了“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启动。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长大去个北京城,故宫长城天安门’,对长城一直非常敬畏,知道长城需要修缮,当时国家又没有那么多钱,就想着捐上点儿吧。”李培信说,因为数额较大,他并没有告诉家人,“说了就帮不成,朋友也都没告诉,出那个风头干啥?这么多年,要不是你来采访,我自己都忘记了。”
李培信的妻子郭小萍说,直到这次采访前,李培信才告诉她40年前的这桩事。“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重登一次长城,看看长城现在的模样。”李培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