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明媚的阳光洒向山海关,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从南往北、由海向山、越城而过的古老长城更显庄重、壮观。
在角山脚下,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内,冯颖与同事正为布展忙碌,这座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行区河北段的一号工程。身为秦皇岛山海关文物保管所所长、文博副研究馆员,多年来,冯颖一直身体力行参与长城保护。
2006年,冯颖来到文保所工作。从那时起的18年间,长城保护就没有离开过她的视野。她说,1984年,“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启动后,山海关用真诚和热情收获了来自全社会无私的帮助,也因此迎来了文物保护的春天。
十多年前,冯颖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古代历史。她告诉记者,犹记得那两年,每到周末她乘坐高铁到北京,然后转车到校园里学习。那段宝贵的时光,让她获得了更多专业知识。最让她受益匪浅的,还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山海关的部分。她说:“大师的授课深入浅出,这些知识对我们后来的文物工作很有帮助。”
距离老龙头不远,长城腰铺九号敌台正无声诉说着故事。冯颖说:“这个敌台采取了保护性修缮,坚持最小干预和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各时期历史信息和长城历史风貌。”从修复、复建,到抢救,再到预防,长城保护始终没有停下来。
在角山脚下,一座古朴厚重的灰色建筑惹人注目,这里正是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
此前,冯颖参与了这座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她先后走访宁夏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冯颖向对方阐释了山海关对长城保护的重视,对方被她的诚意打动。他们都拿出了与长城有关的精品文物,同意借给这座新建的博物馆,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提供的是士兵驻守时的工具,宁夏博物馆提供的是戍守士兵的生活用品。
眼下,冯颖与同事正在为布展忙碌,“我们要从库房精心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体现最好的展出效果。”
远去了600多年的沧桑往事,历经新中国成立后持续不断的保护修缮,山海关长城一次次更好地展现出原本的雄姿。
而如今,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又在山海关吹响了新的号角。冯颖特别感慨:“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利用是保护的拓展,利用好是为了更好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有效提升文物保护意识。因此,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推动山海关区文物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