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专题展:老人三登长城见证40年修缮变化

7月24日,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庆祝“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迎来了不少老年观众。年过六旬的老人专程来看展,追忆自己登上长城的经历,讲述他们眼中长城四十年来的变化。

站在展览中八达岭长城修复前后的对比图前,61岁的杨女士感慨颇深,她回忆道,自己第一次登上八达岭长城是1983年上大学来京实习时,当她第一眼看到长城时,便被那绵延起伏的雄伟身姿所震撼。“我是学建筑工程专业的,所以有心特别留意,我记得当时长城上部分墙体已坍塌、破损,城墙上的瞭望口和射口也有些残缺。”

第二次登长城是2005年前后,杨女士到长城脚下参与一次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班。“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到长城上晨跑。在日出的光照下,长城更显巍峨。那时那些断壁残垣已经得以修复,登长城的人非常多。”杨女士说。

后来杨女士全家定居北京,老伴儿也一直有个想到长城去看一看的心愿。两个月前,两人自驾来到长城脚下。再次登上八达岭长城,杨女士的心情十分激动。尽管年纪大了,体力大不如前,老伴儿不断鼓励她,爬过一个又一个的烽火楼,把年轻时走过的地方重走了一遍。“每一次到来,我都能明显感受到长城的变化。长城的修缮,使墙体更加坚固,破损处得到精心修复。周边的绿化也更丰富了,沿途风景如画,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如今,景区的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长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杨女士感慨地说,“这40年间,八达岭长城的变化得益于这么多人为修缮与保护长城所作的努力。长城的变化不仅是外观的修缮和保护,更是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体现。”

来自新疆的孙先生今年64岁,他被展览上一篇《万里关河归梦想》的文章吸引,正驻足细看。“这篇文章里讲述的登长城的故事,就像我和小外孙去登长城的经历一样。去年我带着6岁的外孙登上了八达岭长城,他看到巍峨的长城很兴奋,跑得比我还快。”孙先生说,他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了关于“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专题展的报道,专程拿着报纸从海淀坐公交车赶来看展。“看了展览之后,我对长城的修复与保护有了更深的了解,回去我要讲给我的外孙听。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全国各地的人为保护长城作出了贡献,我计划带着外孙再去其他长城都走一走、看一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