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背后故事感动听众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专题展系列讲座开讲

今年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40周年。7月27日在首都博物馆,一场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将听众拉回到40年前的那个夏天——“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首倡发起和组织者、《北京晚报》原评论部主任苏文洋,讲述了当年长城保护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正在首博举办的《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自7月5日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观展。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览,主办方组织了系列配套讲座,27日的首讲即吸引了百余名市民报名参加。晚报老读者朱章印早早来到讲座现场,还特意带来了刊有“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的《北京晚报》创刊40周年画册,请主讲人苏文洋签名。27日当天正好迎来40岁生日的晚报读者张子罡,带着妻子和10岁的儿子来听讲座,一家人还特意给苏文洋献上了一束鲜花。

“北京晚报编委会: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护历史文物,晚报新闻组拟以北京晚报名义,同北京八达岭特区办事处联合举办‘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讲座中,苏文洋展示了一份珍贵的档案,“这份请示报告是1984年6月21日晚上草拟的,最费事儿、最费劲、最费神的就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这八个字。”他用三个“最”来形容当晚“绞尽脑汁”为活动命名的过程,之后又不无自豪地说,“这八个字里既凝聚着人们对长城的热爱,又充满家国情怀……活动名称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

1984年7月5日,活动启事在《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刊登,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大家都尽己所能为长城修缮添砖加瓦。

让苏文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笔捐款来自希腊船王拉特希斯。“有一天突然接到从外交部打来的电话,说有一张支票是捐助修长城的,我就赶紧骑上自行车,从东单一路骑到了朝阳门……拿到支票,除了上面的阿拉伯数字,我一个字都不认识……这么大面额的支票,我都没敢回报社,一拐弯就直奔文物局给赞助活动办公室送去了……”苏文洋生动的描述,引得观众席笑声一片。

“今天收获颇丰。”观众夏先生特别带上一家人来听讲座。“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背后其实有很多人的努力和心血。保护好长城,我们这代人要继续努力。”

正值暑假,讲座也吸引了很多学生到场。“看到当年大家为保护和修复长城做出的努力,我觉得非常感动。”小学生张思祺听后颇受触动。小学生张恭搏说,回家后自己要把听到的内容分享给小伙伴,号召大家一起爱护长城。小学生张佑初则立下了小小的志向,“我以后也要为长城保护做贡献!”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专题展系列讲座每周一讲,下场讲座将于8月3日14时开讲。届时,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蔡超将为观众分享北京长城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变迁。观众可关注“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爱·参与——约·讲座”,进入活动列表页面提前预约。活动当天,观众凭预约成功页面从首博地下东入口入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