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相对低浓度水平的阶段,面对更窄的减排空间、更难的改善形势,如何进一步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公众收获更多的蓝天白云?“三监”联动大模型应运而生。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在全国首创大气环境垂直领域“三监”联动大模型,支撑了新阶段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自实施以来,大模型共推送各类环境问题线索1万余条,实现精准快速响应,支撑精准有效调度,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逐步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大模型充分依托科技
何为“三监”联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市生态环境部门率先探索,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创新实施“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测部门智慧感知、监察执法部门精准执法”的“三监”联动工作机制。
其中,环境监管部门发挥“发动机”作用,统筹调度,提出重点任务要求;环境监测部门发挥“哨兵”作用,感知发起,智慧分析线索问题;环境执法部门则发挥“铁拳”作用,循迹精准监管。
“三监”联动大模型充分依托科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新型的监测网络、智慧的分析技术、高效运转的调度系统,强力支撑了机制运转。例如,大模型在传统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了“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的新一代监测体系。
对比两个电表自动捕捉“假治污”
“三监”联动大模型拥有强大的数据库,经过智能算法分析,实现对各类污染源全方位、全时段监控。
“大模型接入了空气质量监测、各类污染源数据等50余类多源数据,可以说数据底座的基础非常雄厚。”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沈秀娥说,大模型还有环保领域的标准、法规、论文、研究报告等超过100万份文件的专业知识库。
沈秀娥表示,“三监”联动大模型自主研发了单车排放超标等26类问题线索挖掘算法,可动态追踪高值冒泡、超标排放和违规行为。如通过远程在线监控技术,可以掌握北京市内在用的18万辆重型柴油车的行驶路线和排放状况;利用设施用电监控技术,将千余家重点涉气企业和6000余个监测点位纳入监测,一旦发现生产设施电表在跑而治污设施电表没动静的情况,将被系统捕捉记录;利用智能解析技术,对2000多个工地中上万个摄像头捕捉到的全流程施工环节视频图进行解析,精准捕捉环境违法行为。
智能推送一万余条问题线索
“这两天系统给我们推送一个高值点,我们就利用走航车在这附近加密监测,刚好看见旁边就是一个敞开大门的汽修企业,怀疑这个高值点就是这里造成的。”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一支队支队长李想在系统推送的线索下,精准地找到了污染源位置。
李想和同事直奔汽修企业的喷烤漆房,马上就发现了这里的活性炭已过了更换周期。同时还发现,在第一盘碳盘底下的中间有一条很窄的缝隙,这样会造成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执法人员当场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将该问题移交属地相关部门进行处罚。
“这些执法信息,都同步反馈到了‘三监’的数据库,走航监测现场复核时,原来的高值区浓度已经下降了95%。执法人员再次检查时,发现企业已经第一时间落实了整改要求。”李想说,“三监”联动对现阶段监管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挥发性有机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监”联动自2023年实施以来,共推送各类环境问题线索1万余条。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谢志宽告诉记者,和以前传统的执法手段相比,“三监”联动机制的运用,大幅提高了执法手段和精准度。“以前我们主要靠人力和经验去主动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现在有了科技的助力,让我们能更有目标、更精准地开展执法检查。”谢志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