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京津冀携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年行动方案详解来了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方案提出,经过三年时间,京津冀区域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障碍有效破除,贸易投资和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经营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也写进方案,明确推动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互认。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清理取消跨区域经营不合理条件

方案提出,持续规范市场环境,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其中,在优化经营主体登记管理方面,三地将推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规则和流程统一,清理取消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和缺乏法律法规依据要求企业在特定区域注册的规定,推动京津冀跨区域投资企业登记注销信息共享。

协同是针,创新是线,京津冀正在加速协同创新。这份方案也明确了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围绕科技要素,提出建立完善三地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在梳理盘活存量专利的基础上加快转化和产业化,建设共性技术平台等;围绕人才要素,重点是为人才流动提供良好条件,包括加强三地人力资源服务协作等消除流动障碍的措施,也包括定向支持雄安新区发展的人才支持政策,如将雄安新区纳入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探索建立高端人才双聘制,吸引北京人才到雄安新区创新创业等。

同时,《行动方案》着眼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提出要优化重点产业链营商环境,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

记者注意到,方案为雄安新区量身定做了营商环境建设任务。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吴小雁解释,针对涉企服务,举措的关注重点在于“创新”与“简化”,涵盖了从项目审批、土地和资金要素保障等企业落地建设的全流程。用地政策上,提出产业项目用地可灵活选择不同方式,形成具有雄安新区特色的土地供应模式;审批事项上,突出更多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并联审批等。

政务服务协同提速——

为异地办事打开方便之门

政务服务是营商改革的关键,也备受企业和百姓关注。随着协同步伐越来越快,到三地布局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如何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政务服务方面,《行动方案》突出‘便利’与‘互通’,以经营主体感受为重点,明确了提升异地办事便利度、加强数据信息互认共享、融合线上线下办事渠道等方面具体措施。”吴小雁解读。

根据方案,三地将提升异地办事便利度,梳理推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三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为异地办事打开方便之门;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探索推动一批高频“一件事”在京津冀地区实现跨域通办、异地可办;深入推进京津冀资质资格互认、电子签名认证服务互通互认,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三地互认。

三地还将融合线上线下办事渠道,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将京津冀区域通办事项全部纳入京津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区,提供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颁证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吴小雁说,在办理方式上,除创新异地网办、联办、帮办等办理模式外,尤其注重发挥“数据多跑腿”的作用,提供线下“一窗综办”和线上“一网通办”的灵活选择。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京津优质中小学与河北合作办学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也写进了这份方案。

其中,在促进教育资源协同发展方面,三地将推动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组建京津冀高水平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校联盟,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优化;稳步推进京津冀高职院校开展跨区域高职单独考试招生试点和职业院校跨区域中职三年加高职两年联合培养。

在推进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方面,三地将加快建设京津冀医联体,增强卫生服务整体能力;继续扩大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为三地参保人员提供便捷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推动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互认;为社会办医预留发展空间,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对于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

吴小雁说,《行动方案》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务实举措,回应居民最关切的问题,将增强居民对协同发展战略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