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领域的“顶流”——北京人形机器人“天工”迎来更多升级。
刚刚,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产业趋势与未来发展论坛上,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最新版人形机器人“天工1.2 MAX”。与4个月前实现拟人奔跑的版本相比,最新版长高了、变强壮了,也更聪明了,实现了全链路具身智能能力闭环,涵盖从感知指令到执行任务的全流程,能完成语音交互、无序抓取等复杂动作。
天工1.2MAX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长得像人、功能类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应用场景。今年4月,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发布,实现了全球首例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
4个月后,天工有了不少升级。从外观上看,4月第一代“天工”身高1.63米,体重只有43公斤;而6月发布“天工1.1PRO”拥有完整的手臂功能,身高1.63米,体重已经增长到56公斤;今天发布的“天工1.2 MAX”的参数进一步加强,身高长到1.73米,体重也达到60公斤,髋膝关节扭矩320Nm,且具有42个自由度,这意味着它的负载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续航更长,具有更强的智能交互和任务执行能力。
“最新版的手臂更强大了,从过去的3个自由度增加到7个自由度。”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样一来,它手臂灵活性更接近人类,可以完成更多动作。当“天工”端起一杯水递给对面的人,整个过程会更稳,水也不会倾洒。此外,它还保持很强的下肢运动能力。
“很高兴跟大家再次见面,这四个月来我获得飞快成长!”发布现场,“天工”一登上舞台,就脱口而出一段欢迎词,还不忘跟现场观众挥手致意。
在外观升级的基础上,最新版“天工”内置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及六维力传感器,配备惯性测量单元和3D视觉传感器,每秒可进行550万亿次计算。
这也就让其“看”得更清楚。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天工”已经对外展示了语音交互、无序抓取功能。借助自研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它将能够接收视觉和听觉信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思考,并自主执行任务。当技术研发人员在下达语音指令后,它可以基于它的开放词汇目标检测与任意物品分割多模态模型来完成一套抓和放的动作。
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
除了“天工”,此次创新中心还发布了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天轶”带轮子,身高1.63米,体重72.5公斤,自由度16个,拥有轮式全向移动能力,腿部具备升降功能,可智能适配服务对象的身高和状态,配合完整双臂和胸口大屏,能实现定位导航、平稳移动、自然对话和精细手臂操作,应用于接待、导览、咨询问答、场馆介绍、舞蹈表演等多种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天轶”搭载了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王韬教授共研的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是一种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情感计算和机器人技术的复杂系统,能让机器人理解和响应人类情感状态的能力。通过观察面部动作表情,“天轶”能够实现精确地识别人类情感与情绪,进行更深层次的智能交互。
记者获悉,创新中心还正在打造一脑多机、一脑多能的具身智能体母平台“开物”,着力攻关具身智能大模型及框架,聚焦多模态的关键算法、具身智能仿真应用建设、数据集建设及工具链完整体系建设,引领具身智能算法框架技术突破,最终适配各类具身智能机器人,赋能各行各业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