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一带八景 三山五园地区将再添一条滨水绿廊!美图剧透

三山五园地区将再添一条滨水绿廊!8月28日,记者从海淀区获悉,三山五园功德寺片区北旱河滨水绿廊景观提升项目已经启动,将在1.8公里长的河道上打造“一带八景”整体景观空间结构,焕活北旱河。

激活1.8公里河岸休闲功能

北旱河滨水绿廊位于海淀区功德寺桥北,东起青龙桥西街,西至北旱河与北五环交接处,毗邻刚刚建成的清河之源公园,南侧就是颐和园、玉泉山,治理河道长度为1.8公里,涉及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此次北旱河景观提升工程将从历史溯源出发,延续空间记忆,构筑蓝绿公共空间骨架,重塑河道岸线,形成多元高品质滨水空间,激活河岸的休闲功能,重现三山五园地区文化底蕴。

根据规划,北旱河景观提升工程将打造“一带八景”的整体景观空间结构。“一带”是在蓝绿融合的设计前提下,突破现状边界,整合成多功能景观体验且长达1.6公里的滨水蓝带;“八景”是沿北旱河打造五处自然野趣且充满活力的滨水体验空间,三处功能多元且丰富开放的景观空间。通过滨水绿廊建设,更新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五大活动空间满足全龄游憩

北旱河滨水绿廊景观提升项目主要分为礼仪形象展示区和社交休闲游憩区两大类,在此基础上细化为主入口空间、慢行活动空间、综合活动空间、老年活动空间、儿童活动空间五个重要节点,分别命名为“万柳叠翠”“清碧上方”“登高远眺”“竹海清听”“疏林童趣”。

主入口为滨水绿廊的整体礼仪形象区,包含入口形象景墙和林荫广场等,将通过特色造型松、置石以及灰砖营造三山五园的独特景观风貌。其中灰砖砌筑的花墙参考了颐和园南湖岛的花砖墙,地雕则来源于颐和园颐乐殿的影壁墙图案,构造出传承颐和园文脉的形象入口。

慢行活动空间位于玉泉山路桥西侧,河道治理的起点位置,将在有条件的南北两侧都设置浮水栈道和滨水慢行空间,降坡增绿,达到岸坡和绿地整体设计考虑的初衷。临近主入口的综合活动空间设有小型平台与坐凳,以及临水的观景台,将为居民提供停留休息、亲子活动等综合活动空间,水边平台上还设有知鱼亭,是对谐趣园知鱼桥前石牌坊的传承与再现。

在老年活动空间,设有健身设施,周边种植竹林,形成宁静舒适的健身空间,大树下则设置可以交际、休息的林下空间,靠近河道的一侧结合场地现状将垂直岸坡变成台地景观,设置滨水休憩平台,丰富景观体验。儿童活动区的游乐设施包括有多人秋千、攀爬网、滑梯、沙坑等,满足各年龄段儿童日常活动需求。

三处休憩空间充分发挥亲水特征

北旱河滨水绿廊还将设置三处休憩空间,分别为水谷流泉、莺啭乔木、临水风荷。这三处亲水休憩空间跟水密切相关,将利用可拓展绿地向外延伸水面,将场地的临水特质发挥到极致。

水谷流泉将设置高低不同的木栈道和错落有致的叠水景观。莺啭乔木则利用20米宽的岸坡绿化空间,将河道岸线内凹,借鉴颐和园澄碧亭遗址,呈现富有野趣且充满中式人文特色的景观风貌。临水风荷将通过多功能广场和景观廊架逐步降低岸坡高度,再利用亲水台阶提高岸坡空间的互动,亭廊的文化概念来自颐和园谐趣园中的洗秋亭,整体营造出三山五园山水田园的景观风貌。

“此次提升改造将全方位提升北旱河区域城市形象,形成以皇家园林为中心,以山、水、路为基底,自然要素与历史文化要素有机交织的整体格局。”海淀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山五园功德寺片区北旱河滨水绿廊景观提升项目在整合绿地资源、提升景观质量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游憩功能,凸显海淀山水园林特色,把片区变得更具历史感、文化感,通过历史文脉吸引游客,将生态功能、城市内涵、民众需求融为一体,实现地区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美好愿望。

海淀区发改委供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