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暑假 北京318位青少年化身“老师” 教社区老年人用手机

“红色代表堵车很严重,黄色的意思是在这里开车会很慢,绿色就是畅通!”今年暑假,双榆树一小的学生王铭泽每周都要往社区活动中心跑几趟,那里有群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等着他来讲课。

对他来说,课程内容是小意思,只是如何使用手机打车、导航、挂号、刷短视频等简单操作。但对于围坐在他身边的这些老年人而言,操作的每一步都有些困难。

这堂名为“小手拉大手”的公益课,专门由中小学生教社区里的老年人使用手机。从7月开始,北京链家在本市多个社区开设142个手机班,318位青少年加入进来,手把手教身边的老年人“解锁”手机技能,连续有1695位老年人参与学习。

在社区活动中心的教室里,即将读小学四年级的王铭泽像个小精灵,一脸稚气,最小码志愿者马甲套在他身上都显得格外大,但他给邻座的爷爷奶奶讲起课来却挺专业。他一边说,一边用稚嫩小手在手机上演示。有时感觉自己说得快了,他会放慢语速再讲一遍。

像导航、打车这样的操作对年轻人来说非常简单,但对老年人来说有时却得用五分钟、十分钟才能学会。王铭泽不着急。爷爷奶奶听一遍不会、他就再讲一遍,还不会、他就换个法子再讲。听过几次课的郝女士今年64岁,看着他就像看自家亲孙子一样,打心底喜欢。

“孩子们都很可爱。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小的年纪对我们还这么有耐心!”听着王铭泽分步讲解,郝女士边学边用,笑得合不拢嘴。她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去医院看病拿药,过去自己得去医院排队挂号,有时甚至需要个把小时,“排队是个体力活儿,年纪大了真吃不消。现在学会了用手机预约挂号,方便多了”。

16岁的高中生孙凯琦也是公益课中的一位“老师”,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次教完一项手机技能后,她都会让爷爷奶奶独立操作三次,巩固一下。对于老年人经常忘记的专业步骤,她也会帮忙记在卡片上。

“其实,教这些爷爷奶奶使用手机,我自己也有很大收获,这个暑假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阳光了!”她觉得,这个假期每周都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教身边的老年人用手机,格外有意义。

多项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融入信息社会方面不断遇到困难。出门打车、网上挂号、在线缴费等年轻人再熟悉不过的操作,却成为了老年人的难题。以王铭泽和孙凯琦“教学”的中关村街道东里南社区为例,社区里有多个老小区,住着大量老年人,其中不少人连手机打车、挂号、点外卖等基本操作都不会。该社区书记曹红莉说,老年人对学习操作手机有很大需求,今年暑假这些青少年帮助很多老年人解决了实际难题。

“过去只会接打电话,后来学会了打车、点外卖。我现在还有一个新计划,得把剪视频学会了。”社区的手机课堂上,魏女士刚刚退休,准备在短视频世界里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采访对象供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