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引入新质生产力 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网络视听产业正朝副中心聚集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拔节生长、阔步前行的又一个重要节点。10年蝶变,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构建起“6+3”产业的“四梁八柱”。

文化旅游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六大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旅游“金名片”越擦越亮,副中心还结合未来产业引擎,引入新质生产力,开拓网络视听产业市场,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营造营商环境、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持续吸引网络视听产业向副中心加速集聚。

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记者 常鸣/摄

政策支持

营商环境排名全市前列

从2024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开始,副中心统筹全区优质资源,以26条措施精准发力,从资金支持、空间供给、人才服务等维度全方位助力企业在副中心行稳致远,共享城市副中心发展红利。

8月,《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发布,重点支持网络视听企业集聚发展,支持网络视听产业园区发展,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通州题材的网络视听内容,支持直播电商发展,优化视听产业审批服务及影视摄制服务。

同时,副中心发布了《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研究制定了《通州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旅产业政策。围绕营业性演出场所审批堵点难点,于上半年研究制定《支持通州区营业性演出场所审批实施意见》,以微改革、微创新举措,为副中心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打造更好营商环境,副中心全面打造了“三最”营商品牌。用“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三方面工作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经过品牌建设,目前副中心营商环境排名位于全市前列。

全面服务

开辟产业聚集空间

在政策扶持的同时,副中心还同步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提供落脚点,开辟产业聚集空间。目前全区共有4家获评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16家获评区级文化产业园区,23家获评区级文化空间,初步构建通州区文化产业园区梯次发展体系。

有了园区,企业落地渠道也要通畅。2024年上半年,通州区明确集体土地园区企业注册路径,与属地协同制定园区企业注册标准及工作机制,帮助7家文化产业园区共46家文化企业实现注册。

在网络视听产业方面,通州区布局建设以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为主的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加速引入网络视听内容制作和播出、数字艺术、动画游戏等产业业态,引入了如优酷传媒、三只羊、风行传媒等行业头部企业。

通州区布局“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明确一位区领导牵头、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培养一支招商运营团队,建设一个产业服务平台。副中心首家国资视听专业公司——北京数听视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并积极对接区内外优质产业资源,目前共吸引50家优质企业注册落地,注册资本金超5亿元。

筑巢引凤

实现以产聚才、以才促产

通州区持续开展文化人才提升计划,重点围绕产业趋势、企业经营、专项提升、创新发展等方向,搭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产业人才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内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实现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产才融合新模式,增强人才和企业主体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为了让更多人才聚集副中心,通州区持续梳理网络视听产业图谱,围绕影视制作、电商直播等重点产业链上的堵点卡点逐一攻坚。2024年上半年,通州区共接触区外视听企业454家,邀请来通调研企业182家,入库企业84家,其中招引双落地企业13家,仅注册企业27家,在谈企业38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