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 月 13 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在已确定的危险因素中添加心血管生物标志物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略有改善。
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的 Johannes Tobias Neumann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及其同事使用来自 12 个国家的 28 个一般人群队列的数据,检查了常规心血管生物标志物添加到既定危险因素后的预后价值。该分析包括 164,054 人,中位随访时间为 11.8 年。
研究人员确定了 17,211 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所有生物标志物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显着相关(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I、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T、N 末端每 1 个标准差变化的亚分布风险比为 1.13、1.18、1.21、1.14 和 1.14)分别是 B 型利钠肽前体、B 型利钠肽和高敏 C 反应蛋白)以及所有次要结果。
通过将每个单一生物标志物添加到包含已确定风险因素的模型中,C 统计量得到了改善。在 65 岁以下人群中,结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I、N 端 B 型利尿钠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
风险预测方面最显着的改善体现在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的次要结局上。
作者写道:“在已确定的风险因素中添加生物标志物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指标略有改善,但更有利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